:::

漢學中心舉辦2015年度第二次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學人研究成果發表會

date:2015/08/25

漢學中心舉辦2015年度第二次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學人研究成果發表會


漢學研究中心於今(104)年8月24日(星期二)中午在國家圖書館簡報室舉辦2015年第二次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學人研究成果發表會,邀請四位訪問學人分享研究成果,希望藉討論切磋,精進國內外學術水準,亦作為我國外交政策之參考。

此次會議由外交部研究設計會介文汲主任擔任主持人。首位發表者為法國里爾天主教大學教授庫赫蒙(Barthélémy Courmont)博士,講題為「領土爭端和臺灣的區域外交:釣魚臺案例」。庫赫蒙博士的觀察指出,儘管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先生在各種場合不斷地宣示中華民國在法理上具有釣魚臺列島之主權,但是中華民國政府並未採取直接行動,而是研擬舉行多方會談,以期舒緩中國、日本,以及中華民國三方之間的緊張關係。庫赫蒙博士認為,這個外交政策運用了中華民國與北京當局和日本政府多方面的良好外交溝通管道,並企圖為中華民國在東海相關議題上取得話語權,更展現出中華民國政府在領土安全議題上的外交新方向。在這次演講中,庫赫蒙博士仔細地分析以多方會談解決釣魚臺爭議這項外交政策的利與弊,並且討論實際舉辦會談的可能性,以及其對未來外交關係可能造成的影響與限制,並進一步地延伸到中華民國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現今外交關係。

第二位講者為波蘭亞洲研究中心謝佳倫(Jakub Piasecki)研究員,講題為「臺灣於布魯塞爾的遊說工作」。謝佳倫先生指出,整個歐洲議會大概包含了近四萬名官員,相關的遊說者則有超過三萬名。除了為特定企業或是為非營利組織進行遊說之外,更有為數不少的遊說者是為了特定國家的利益服務,並企圖遊說第三國改變對其利益國的外交政策,而成立於1991年的「歐洲議會友臺小組」正是其中的一類。謝佳倫先生認為,「歐洲議會友臺小組」成立於1991年有其特定的歷史脈絡──當時的中國大陸抗拒了世界第三波的民主化浪潮,更在處理天安門抗議事件上受到國際譴責。由一部分歐盟議員組成的「歐洲議會友臺小組」從1991年開始,持續地為臺灣與歐盟國家之間的關係奔走,並且經常與中華民國外交部合作,前來臺灣聽取簡報或進行研究,以獲得對臺灣外交困境的進一步了解。在這次的發表會中,謝佳倫先生探討了目前歐盟議會中所謂的「歐洲議會友臺小組」在歐盟與臺灣關係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並簡單整理出此小組成立二十五年來的重要成就。

第三位講者為澳洲國立大學的研究員柳墉昱(Yongwook Ryu)博士,講題為「談中國大陸利用經濟治國方略」。在這次演講中,柳博士特別探討了驅使中國以經濟力量達成政治性目標的兩大原因,也就是國內政治情勢以及國際外交關係。在這個脈絡下,柳博士將要探討中國近年來的經濟方略是如何影響與臺關係,特別是這項策略在「九二共識」架構下的深入發展。柳博士指出,中國對臺的經濟政策,刻意地造成兩邊的貿易不平衡,而臺灣單方面地仰賴中國大陸經濟,更是柳博士以為中國藉由經濟方略企圖達成的最終目標。

最後一位發表人為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博士候選人陳云(Claudia Zanardi)女士,講題為「從16世紀歷史觀點看臺灣身為海洋邊界及在中國海防的角色」。陳云女士指出,近年來多見關於中國海權發展歷史的研究,其中卻少見關於臺灣的論述,其中原因可能在於中國在帝國時期皆將臺灣視為「外海」的一部分,與中國固有疆域或利益無關。這個態度在十六世紀開始出現極大的轉變:來自日本/中國的海盜開始以臺灣作為據點,而西方國家也開始對身處重要貿易位置的臺灣虎視眈眈。這些來自外國的威脅,深深地撼動了中國長久以來將「大海」視為「天然長城」的海防政策。而陳云女士今日的演講,便著重在梳理十六世紀以來臺灣在中國海防政策中的角色轉變,特別是臺灣如何從一個毫無經濟或國防價值的小島轉變成外國勢力威脅中國沿岸的重要據點。

此次成果發表會,除有來自15個國家30多位外籍學人及駐臺使節參加外,更有外交部官員、學者、民間基金會與一般民眾等國內外來賓約100人與會。最後並進行討論,聽眾發問踴躍,與會來賓及使節也紛紛交換他們對臺灣外交政策的看法,並交換意見,產生許多激盪。會議結束後,與會的來賓並留在現場持續交流,進一步認識彼此、深化關係。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自2010年開辦,一直委由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辦理行政業務與接待事宜。自2014年起訪問學人研究成果發表會在國家圖書館公開舉辦,每年舉辦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