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學中心舉辦2016年度第四次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學人研究成果發表會

date:2016/12/13

漢學中心舉辦2016年度第四次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學人研究成果發表會


漢學研究中心於今(105)年12月13日(星期二)中午在國家圖書館簡報室舉辦2016年第四次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學人研究成果發表會,邀請四位訪問學人共同分享其研究成果,主題圍繞臺灣當前的經濟、媒體與社會運動以及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政策等議題,藉此成果發表會相互討論激盪,不但精進國內外學術水準,亦可作為我國研擬外交政策之參考。

此次會議由外交部研究設計會謝其旺處長擔任主持人。首位發表者為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博士生Paulo Duarte先生,他為葡萄牙籍,講題為「中國大陸『一帶一路』政策何去何從?」。Duarte先生分析中國大陸「一帶一路」政策的國際安全意涵,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大陸國際安全利益的完美政策工具,並包括了中國大陸國際安全三個面向的利益:經濟、軍事(新疆地區的穩定)以及軟實力,是中國大陸面對國內動盪、經濟衰退及西進壓力之際務實而保守的回應。

第二位講者為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亞洲研究所Mikhail Karpov副教授,講題為「臺灣與中國大陸的資本鬆綁作為管理政治危機之手段」。Karpov副教授首先點出1980年代臺灣及2013年後中國大陸的經濟自由化政策,皆為國民黨和共產黨政權分別在面對政權合法性危機時採取的政治措施。因此,經濟去槓桿化與政權走向具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性。Karpov副教授針對此觀點質疑新自由主義的自由市場樂觀者以及反新自由主義的社會民主批判者,都立基於成長、效率以及社會正義等顯見的經濟、社會標準,卻忽略了更長程的因素—政治系統的穩定。Karpov副教授的觀點是經濟去槓桿化更關乎民主體制中的過渡時期所保有的政治活力以及穩定性,以此觀點檢視臺灣在1980年代以及中國大陸今日兩種不同的政治政權,前者為專制政權,後者為後集權主義。這些政治體系的不同,形塑出去槓桿化在經濟層面上的差距,最後點出中國大陸將在經濟面向面臨的考驗。

  第三位講者為澳洲墨爾本大學博士候選人黃曉清(Shiau Ching Wong)女士,她為新加坡籍,講題為「混合媒體系統理論應用於臺灣社會運動之個案研究」。黃女士運用Andrew Chadwick的混合媒體系統理論探究政治角色以及新舊媒體邏輯的互動關係,以及如何製造社會議題及後續的社會運動。她表示,運用混合媒體系統理論的目的有二:一是此理論有助深入了解臺灣2012至2013年反媒體壟斷運動的出現與發展。二是藉分析g0v以及Watchout的個案,可以討論社會運動參與者運用混合媒體的機會和限制。黃女士認為,臺灣的這些社會運動,展現並延續了轉化中的「國家-社會關係」及臺灣民主鞏固的公民參與。
  最後一位發表人為義大利羅馬大學博士候選人Davide Vacatello先生,講題為「保釣運動在臺灣網路上的反應」。保釣運動在臺灣網路平臺PTT長期引起全民持續的關注和熱切的討論,Vacatello先生藉此運用批判論述分析來檢視保釣運動在網路上的口號和宣傳議題。他提出臺灣在網路上的國族主義情結,強調臺灣BBS論壇重複的形式和交互影響,彰顯具爭議性的釣魚臺議題、歷史,以及臺灣的文化特色和國家認同的形成。

  此次成果發表會共有約100位來賓參與,除有多位外籍學人及駐臺使節外,更有國內相關領域學者、外交部官員、民間基金會與一般民眾等國內外來賓與會。最後與會來賓也表達對國際關係及臺灣政策的看法,與講者交換意見,彼此激盪。外交部「臺灣獎助金」自2010年開辦,一直委由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辦理行政業務與接待事宜。自2014年起訪問學人研究成果發表會在國家圖書館公開舉辦,每年舉辦3-4次。